貞豐縣龍興街道心安處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促鄉村振興,進一步深化“五色”管理工作機制,實現人群分類和服務措施更精準,提升服務質效,促進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再提升,不斷增強新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在社區新市民丁開會家中,社區干部正在為她推薦就業崗位。因車禍,丁開會受傷在家休養,家里4個孩子正在上學。社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,將她家劃分為黃色標識,積極開展關愛服務,實時上門了解她和孩子的生活情況,并推薦她到社區工作,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困難。
“社區干部經常到家中走訪,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,醫療、養老保險等政策。我長期在家沒有工作,社區干部了解后,幫我解決就業問題,現在我在社區上班,有了穩定的工作,給我們家庭帶來很大的幫助,生活也得到改善。”龍興街道心安處社區新市民丁開會說。
圍繞“五個體系”建設要求,心安處社區創新“五色”管理機制,通過紅、黃、藍、綠、粉五種顏色,對社區內各網格群眾進行標識,構建優質高效的志愿服務機制,打通服務社區群眾“最后一米”。
“心安處社區將不同特殊群體和典型家庭分別用不同的顏色標識,將搬遷的黨員戶用紅色標識,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;將搬遷中‘三留守’、殘疾人、低保戶等用黃色標識,開展關愛服務;將搬遷中‘監測戶’等用藍色標識,組織志愿者和整合力量上門服務解決困難;將搬遷中的技術能人戶、能工巧匠用綠色標識,激勵他們帶頭創業致富;將搬遷群眾中遵紀守法、文明禮貌、愛護環境衛生的家庭用粉色標識,引導他們樹立先進典型,倡導文明新風。通過‘五色管理’讓社區管理更加高效,同時社區居民得到更好的服務。”龍興街道黨工委委員、組織委員、宣傳委員陳柄利說。
為提升服務質效,心安處社區進一步深化“五色”管理工作機制,創建“五色”管理隊伍,細化工作職責,通過紅色先鋒引導隊廣泛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、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等志愿活動;黃色互助關愛隊開展就業崗位推薦等志愿服務活動,幫助社區有困難的群眾解決實際困難;藍色聯動幫扶隊深入開展好幫扶工作,落實好幫扶政策,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;綠色效能帶動隊積極組織開展技能交流培訓,幫助能人創業,促進群眾就業;粉色文明新風隊圍繞“文明家庭”評選活動等開展志愿服務,有針對性地開展志愿服務活動,精準服務好社區群眾。
“為了更好的為我們搬遷群眾做更多的暖心事,當好他們的貼心人,我們組建了以街道黨員干部、社區黨員干部和黨小組組長為成員的紅色先鋒引導隊,積極組織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學習、大落實活動,并以‘學黨史亮身份、我為群眾辦實事’為主題的各項志愿服務活動1000余次,推動黨員身份主動亮起來,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。”龍興街道心安處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忠文說。
心安處將持續完善“五色”管理工作機制,優化“五色”管理分類,打造服務更優質、運轉更高效的標準化志愿服務隊,做到搬遷群眾在哪里、服務就到哪里,不斷增強新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“下一步,我們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促鄉村振興,聚焦心安處社區易地搬遷后續扶持‘五個體系’建設,將‘五色’管理同‘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’深度融合,建強‘五色’隊伍,充分發揮紅色先鋒引導隊、黃色互助關愛隊、藍色聯動幫扶隊、綠色效能帶動隊、粉色文明新風隊的協調配合作用,精細化抓實‘五色’群體服務,高質量推進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工作。”陳柄利說。
記者 梁德康 謝朝娟 報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