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6日,我州召開建設“康養勝地、人文興義”動員部署會,要求全州上下立足資源稟賦、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,大力培育文化旅游、休閑度假、戶外運動、食品藥品、醫療保健等康養核心業態、關聯業態、衍生業態,不斷拓展優勢、豐富業態,讓優勢更優、強勢更強,奮力開創黔西南現代化建設新局面。

州委書記陳昌旭出席會議并講話,州委副書記、州長黃興文主持,州人大常委會主任羅春紅,州委常委,州人大常委會、州政府、州政協領導班子成員,州法院、州檢察院、興義師院、黔西南職院負責同志參加。

陳昌旭指出,黔西南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、神奇瑰麗的山川美景、立體多樣的生態資源、風味獨特的民間美食、日趨完備的醫養基礎和山地戶外運動的品牌,擁有悠遠的史前文明與歷史文物、獨特的民族風情與民間風物、豐富的紅色文化與抗戰文化,為建設“康養勝地、人文興義”提供了天然條件、積淀了人文基礎。獨有的氣候天氣之爽、山水風光之秀、生物藥食之豐、宜居宜游之樂、歷史淵源之久、文化內涵之深、民族風情之彩,能滿足氣候養顏、空氣養肺、百花養眼、美食養胃、山水養性、運動養康、休閑養神、人文養心等多層面、全方位的康養需求。建設“康養勝地、人文興義”,有利于客觀展示、集中呈現黔西南的獨特比較優勢,最大限度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、發展優勢;有利于深入挖掘、全面傳承黔西南的優秀本土文化,最大限度激發全州各族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;有利于充分結合、系統聯系黔西南的發展階段實際,最大限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、省委部署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。
陳昌旭要求,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、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,把建設“康養勝地、人文興義”作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、增強文化自信重要論述的重要載體,作為全面落實圍繞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主戰略和“四區一高地”主定位的實踐要求,作為更好滿足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具體行動,高站位、高起點、高標準推動落實,持之以恒為黔西南聚人氣、添財氣、匯文氣、增名氣。
陳昌旭強調,推動建設“康養勝地、人文興義”落地落實,要按照“123456”總體思路,聚焦“產業強州”“文教興州”“和諧穩州”三大戰略,圍繞文化旅游、休閑度假、戶外運動、食品藥品、醫療保養等康養核心業態及關聯業態、衍生業態,強化規劃統籌、宣傳引導、基地示范、項目建設、機制保障,在加快推進納灰河鄉村振興濱河生態產業長廊、興義老城區城市更新、夜間經濟消費集聚區、云屯生態體育公園提檔升級、安龍招堤品質提升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的同時,著力謀劃一批具有較大增長潛力的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,壯大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,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和標識品牌,推動“康養+”多業態協同發展,讓康養產業成為全州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支柱產業,用“守正篤行、久久為功”的精神作風,穩中求進、循序漸進,加油實干,持續擦亮“中國四季康養之都”品牌,把黔西南打造成“黔滇桂三省(區)結合部康養產品供給區”“粵港澳大灣區生態康養后花園”“國際一流山地旅游、度假康養目的地”。

黃興文強調,建設“康養勝地、人文興義”,是我州全面學習、全面把握、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舉措,是落實省委、省政府推進康養產業發展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,是推動高質量發展、創造高品質生活、實現高水平安全的重要支撐。全州上下要統一認識、統一行動,結合工作實際、突出工作重點、落實方法路徑、找準工作抓手,最大限度、最大力度把獨特優勢、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、競爭優勢。要盯緊謀劃、盯緊推動、盯緊落實,著力謀劃項目、包裝項目、推動項目,確保各項部署落細落實。要強化領導、強化保障、強化氛圍,樹立“一盤棋”思想,齊心協力、共同發力,守正篤行、久久為功,奮力開創黔西南現代化建設新局面。(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文/龍波 羅康 圖/魏浩然)
來源:中國黔西南